我国品牌认证的研究现状
在Web of Science(WOS)中以“brand value”为主题检索词进行精确检索,可以找到1990年到2014年发布题名关于品牌认证的文献132篇,其中最早的一篇是1990年;在中国知网(CNKI)中以“品牌认证”为主题检索词进行精确检索,可以找到1990年到2014年发布题名关于品牌认证的文献107篇,其中最早的一篇是1998年。由此可见,我国在品牌认证方面的研究开始较晚,但是发展速度较快,紧跟世界步伐。
就品牌认证研究的内容来看,较多的是强调注重品牌认证利于规范行业交易行为,或者说明通过严格的品牌认证过程能够提高行业产品及服务的附加值,促进行业发展。凡言(2013)认为品牌认证二手车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官方认证二手车业务可促使消费者放心购买[3]。李平(2013)以承德市农产品为例讲述了品牌认证活动可打造农产品特色品牌,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并且带动农业生产的良性发展[4]。也有学者对品牌认证的方法和技术进行了研究,如普立万在2014年中国国际橡塑展向亚洲市场推出PerceptTM全系列品牌认证技术,该套高度定制化的技术组合能帮助品牌制造商主动验证其产品,从而维护品牌的完整性[5]。张大兴(2009)针对提花织物防伪问题,在分析提花织物生产工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于真伪认证的基于小样图的易损盲水印算法,该算法是一种保护提花织物品牌的有效技术手段,也是数字水印技术在非数字媒质织物上应用的创新尝试[6]。另外,学者邓正华(2009)从经济学博弈论的角度论证了在品牌认证实施的过程中政府、厂商、消费者等三方主体之间的博弈策略分析,提出了我国实施品牌认证的对策[1]。安飞(2009)认为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CCSC)不但承担着中国船级社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认证、工业产品检验和集装箱检验四大板块业务,还积极研究开发企业绩效评价和风险管理体系认证等服务品种,是国内品牌认证领域的标杆[7]。
综合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发现,尽管对品牌认证的探讨早就开始,但多与实践研究相联系,其中有关农业领域的品牌认证研究居多。但是有关品牌认证制度的研究较为零散,多是单方面的去介绍产品认证和管理体系,或者对我国ISO9000国际标准、商业企业品牌评价指南以及品牌评价的四项国家标准进行释义,没有针对品牌认证标准的系统研究[8-14]。基于上述不足,笔者将对品牌认证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整理,丰富和完善品牌认证领域的学术研究内容。
3. 我国品牌认证的发展历程
品牌认证制度在我国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总结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我国品牌认证制度的发展沿革分为:源起、契机、奠基、推进、兴起五个阶段。
3.1 品牌认证的源起:产品质量认证、管理体系认证
产品质量认证是国际上广泛采用的一种科学的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对于有效地贯彻执行技术标准,提高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经济利益和人身安全,增强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199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产品质量认证是依据产品标准和相应的技术要求,经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来证明某一产品符合相应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的活动。产品质量认证标志是统一的,右图所示是我国目前使用的产品质量认证标志。
198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订发布了1509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标志着标准认证活动从传统的产品认证,迈向了管理体系认证。ISO9000:2005定义管理体系为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我国的管理体系认证与认可工作总体上取得了与国际同步的发展。我国在规范管理体系认证行为以及在增强有效性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行政监管、认可约束、行业自律多方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伴随着全球管理体系认证认可的发展,我国的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将结合国际要求和具体国情不断完善。
3.2品牌认证的契机:ISO10668(《品牌评估——品牌货币价值评估要求》)颁布(2010)
迈克尔·波特在其品牌竞争优势中曾提到:品牌的资产主要体现在品牌的核心价值上,或者说品牌核心价值是品牌精髓所在。提升品牌的竞争力已成为国际经济竞争的焦点,其主要手段是对品牌进行货币价值测算,然而美国于多年前建立品牌评价准则,主导品牌的评估定价,使其他国家遭遇不合理的跨国并购交易。如:吉利对沃尔沃并购的品牌定价,由于我国没有权威的品牌价值评估制度,吉利只能被动接受对方的品牌定价[9]。为了扭转这种局面,2010年9月德国联合13个国家(包括我国)发布了国际标准ISO10668《品牌评估—品牌货币价值评估要求》,第一次以国际标准形式规范了品牌价值评估的概念与方法,有关国家可以从中选择有利于本国产业和企业的测算方法,建立品牌价值评估体系,打破了美国品牌价值评估一方独霸的局面。
依据ISO10668进行品牌价值评估,有助于强化品牌意识和无形资产意识,引导企业创立品牌并开展品牌竞争力建设。ISO10668的出台为品牌评估给出了国际通行准则,解决了我国品牌价值评估无法可依的问题,缓解了我国品牌评估中介市场无序发展状态,对发展我国第三方品牌评估事业将会有极大的推动作用[9]。通过品牌评估,有利于产品信息的透明化,可以帮助消费者正确地鉴别选购价值最大化的商品。ISO10668的颁布实施为扭转我国在跨国收购中的不利地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我国可以据此建立自己的品牌评估体系,并逐渐建立评估结果国际互认制度,有利于我国取得品牌定价权,在国际竞争中保护本国利益。
GB/T27925品牌认证我国认证的研究现状
发布时间:2023-05-25 浏览:229次